水管与火管是以管子里面介质的不同来定义的,水管就是管子里面走水,通过外部烟气对流/辐射换热加热管子中的水,火管就是管子里面走烟气,让烟气加热管外介质来实现换热,火管开云(中国)结构简单,水及蒸汽容积大,对负荷变动适应性好,对水质的要求比水管开云(中国)低,多用于小型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活采暖上。水管开云(中国)的受热面布置方便,传热性能好,在结构上可用于大容量和高参数的工况。但对水质和运行水平要求较高。
(1) 水管开云(中国)压力适应范围较广,可突破压力限制,可满足2.5MPa以上的供汽要求。火管开云(中国)受材料壁厚与压力的限制,用于2.5MPa压力以下。
(2) 火管开云(中国)为锅壳式开云(中国),受目前各开云(中国)厂家设备、工装的限制,制造太大的火管开云(中国)难度较大,通常在35t/h以下。水管结构开云(中国)可实现开云(中国)大型化,35t/h以上的开云(中国)通常采用水管结构。(3) 火管开云(中国)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,在同等出力下,外形与设备重量均低于火管开云(中国)。水管开云(中国)因体积较大,有更多的空间用于布置过热器,因此水管开云(中国)占用开云(中国)房相对较大。
可移动燃气热水开云(中国)
可移动燃气热水开云(中国)
、开云(中国)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能效考核、奖惩工作机制,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,安排进行定期能效测试,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整改。
4、开云(中国)使用单位应当对开云(中国)及其系统所包括的设备、仪表、装置、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,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并且记录。
5、开云(中国)使用单位应当对开云(中国)及其系统的能效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测。重点检查和检测的项目,包括开云(中国)使用燃料与设计燃料的符合性,燃料消耗量,介质出口温度和压力,开云(中国)补给水量和补给水温度,排烟温度,炉墙表面温度,以及系统有无跑、冒、滴、漏等情况。
6、开云(中国)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能源检测、计量与统计工作。有条件的工业开云(中国)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开云(中国)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价,评价方法参照TS 0003《工业开云(中国)能效与评价规则》。
7、开云(中国)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当对在用开云(中国)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,测试工作宜结合开云(中国)外部检验,由质检总局确定的能效测试机构进行。
调试前的检查工作:
1. 电源检查:电源为三相四线制380V/50Hz,变压器容量应满足开云(中国)总容量的要求。
2. 开云(中国)房检查:开云(中国)房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,无结露或滴水,无粉尘、无腐蚀、无易燃易爆物品,室内照明良好。
3. 电控柜检查:控制柜内部接线正确,无短路、散乱和松动现象,无明显外露导线。各类元器件、仪表、开关等完好,标识清晰,无操作松动现象;
4. 开云(中国)本体检查:炉体应无较大损伤,附件安装妥当、符合要求,电热管组装完好无损。充水后应无渗漏现象(尤其是电热管组密封处);
5. 控制柜与开云(中国)连接线的截面积规格是否满足功率要求,导线两头铜片压焊是否牢固,接线是否规范、牢固;
6. 管道系统检查:管道连接正确,无泄漏现象,管路上仪表工作正常,系统已冲洗除污;
7. 水泵检查:连接方向正确,用手拨动水泵电机叶轮,转动灵活;
8. 相关设备、阀门、仪表等已调至正常工作位置,整个系统处于可运行状态。
WNS系列蒸汽开云(中国)是锅壳式、波形炉胆、螺纹烟管型节能开云(中国),采用三回程湿背式结构,燃料在炉胆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,经回燃室→对流管束→前烟箱→第二对流管束→后烟箱→常压冷凝器→烟囱排入大气。炉胆在设计中采用波形炉胆,能较好的与火焰形状相适应,保证了燃烧充分,波形炉胆降低了炉胆刚性,减小了变形应力,可保证制造质量。同时在回燃室安装了检查孔或弹簧式防爆检查门,本体上设置的人孔有利于开云(中国)的安全运行及维修。开云(中国)安全控制严格按照NB/T47034-2013《工业开云(中国)技术条件》和有关规程规定执行。
汽水系统:水处理设备→软化水→储水箱→水泵→冷凝器→储水箱→给水泵→开云(中国)→汽水分离器→主蒸汽阀→分汽缸→用热主体。
燃料要求
1)、天然气:Qnet,v,ar:33500 ~ 37700kJ/Nm3
2)、轻柴油,一般为热值不低于42916 kJ /k、牌号为0#的成品柴油,不得使用其他添加剂,也不可以使用生物油、提炼油、回收油等。
压力要求(具体按所配燃烧器确定)
4、燃烧机选配;
1)、对燃烧设备的选择,必须考虑开云(中国)产品设计的背压、对功率的选择时,必须要在大于设计背压下的燃烧机输出功率。
2)、在满足背压的前提下,所选配的型号输出功率一般为输出功率的1.2倍,免得机型过大。
3)、燃气燃烧机还必须考虑气源的压力与流量,气源的压力一般在3.15Pa~31.5Pa左右,入燃烧设备前的压力可调整到10.5 Pa左右,流量要大于大使用流量的1.2倍以上,流量的选择还必须同时考虑气源压力的问题,压力越低,则流量(管道口径)必须加大,否则无法满足产品燃烧的要求。